油為什麼要鮮榨?
許多朋友問我們:真的進口橄欖到台灣榨油會比較新鮮嗎?這樣有比把橄欖採下來馬上在歐洲榨油再運來還台灣新鮮嗎? 為了回答類似的問題,我們做了一個實驗,用科學說話。
我們將去年榨的油,裝瓶一年後拿去檢測,跟今年鮮榨的油當月送去檢驗,來比較兩者的酸價值。
酸價是評斷油品好壞的重要指標,酸價值越高,表示游離脂肪酸含量高,代表油品的「年齡」越老,越不新鮮。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離脂肪酸需要多少毫克的氫氧化鉀(KOH),就是「酸價值」(acid value)。
根據我們的實驗,將冷凍橄欖榨出的油當月送SGS檢驗,測得的酸價值為0.36 mgKOH/g。 而將橄欖榨出裝瓶一年後再送檢所得到的酸價值為1.12 mgKOH/g.
依據國內CNS 初榨橄欖油酸價的安全值為1.6 mgKOH/g,雖然人良的油在榨出一年後酸價值還在國家安全範圍內,但是比起剛榨出新鮮的油,酸價值已劣化達三倍之多。我們不方便拿別家的油做檢驗,但油榨出後,新鮮度快速下降是一定的事實。而且我們很難從味覺分辨出這樣新鮮度的變化。
義大利諺語:『酒要陳,油要新』,從橄欖果實被碾碎的哪一刻起,油的品質就開始快速的劣化,就算裝在瓶中也一樣。所以,親愛的朋友:當你挑選橄欖油時,請先注意瓶上的製造日期。
#鮮榨橄欖油 #酒要陳油要新 #人良榨油坊